捕捉黑天鵝(2)
真實分佈
曼德伯提倡的萊維飛行模型已經比隨機漫步更貼近真實的市場面貌,可是仍然未臻完美,直到1995年終於再有物理學家Rosario Mantegna以及Gene Stanley運用超過一百萬筆S&P500指數資料呈現出市場的真實分佈,結果令人挖目相看。
研究顯示真實價格波動的機率分佈與曼德伯的萊維飛行模型相比之下存在異同。由分佈中央到特定的幅度,波動分佈將呈現萊維飛行模式,但從某一點後,波動將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而總的來說,現實世界證券走勢並不隨機,厚尾現象的確存在,而這種「厚尾現象」發現亦即是宣告市場將會是順勢而為者的樂園,隨機漫步信徒的煉獄。
市場比想像更波動
如果股價不依從隨機漫步,零風險對沖將成空談,Modern Portfolio Theory、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以及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等等的基本假設全被證錯,更令傳統經濟學人擔憂的是原來風險一直被嚴重低估,傳統上以為2、3個標準差已是甚為少有的特例時,卻被告知現實情形為即使10個標準差亦絕非稀奇,美國87股災,連20個標準差波動也曾經出現過。嚴重被低估的風險將引致錯誤的風險管理,最後會因某一被稱為「百年一遇」的金融事件而令隨機漫步從眾集體破產。
至於「負零和」遊戲的另一方,順勢而為者,往往就是在某個「百年一遇」的金融事件而賺過翻天,有的從此退休,有的名成利就,可是時至今天,仍然有人會告訴你市場是隨機,分散投資可以達致零風險,顯然隨機漫步的信念已植根於投資學裡。
(未完.待續)
(三部黑天鵝.第三篇未完.待續)
(第一篇:最賺錢的鵝)
(第二篇:黑天鵝的信徒)
(第三篇:捕捉黑天鵝(1))
爭奪港股定價權——人民幣計價股票 港元會被邊緣化嗎?
-
上篇
探討了香港有可能被移出SWIFT的備用方案,坊間亦出現不同角度的討論,包括數名中港學者認為現時人民幣已經足夠強大,認同「新香港」要有「底線思維」,在當今中美關係惡化環境下,應考慮港元儘早與美元脫鉤,港元可以改為與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掛鉤,相信脫鉤有利於國家。
我認為有人刻意放出港元要與人民幣掛鉤的訊息,...
2 天前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