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於報章財經專欄、網上討論區以及網誌裡都看到關於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的爭論,個人認為,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不單沒有衝突,而且更是相輔相成。基本分析能選出質素好、前景佳的股票,技術分析則有助找出入市位置,一個找對的公司,一個找對的時機,”What a perfect match?”
可是認為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是perfect match的人並不是多數,相反,互相排斥則時有發生,雙方的成功人士以至大學教授都是爭論的中樓底柱,我覺得衝突的根源來自「傳統經濟理論」的耳濡目染以及人類「二元對立思考」的本性。
「傳統經濟理論」的日落
關於傳統經濟理論方面,他們相信大眾的投資決定是理性自利的,股票價格最終只會形成隨機漫步,於隨機漫步的價格裡套用技術條件做買賣是無法比理性交易佔優的,以「技術分析」抑或「理性自利」兩者的盈虧分佈將沒有兩樣的分別,這是「傳統經濟理論」門生的堅定信念。
2002年,隨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授,新派的「展望理論」獲得肯定,這理論當中展示了人們的投資決定包含了不理性行為,這正正將傳統經濟理論的根本假設狠狠打破,含有不理性行為意味著投資市場並非隨機漫步,再引伸發展下去,股價其實有機會有規律可尋,尋找走勢規律其實就是技術分析的本意。
上一輩,自然是傳統經濟理論的承傳者,他們當中有些更是現職的教師、學術人員,亦有些是專欄作家,對現代一輩的影響顯然易見,正當「展望理論」已經被公開肯定了5年,但本地商科學生仍然有部份會覺得股價是完全隨機行為,更何況是一些上一輩本來就是傳統經濟理論信徒而現在已是具影響力的社會精英?
人類本性
交易從來都是「人」的遊戲,了解「人性」,就是了解交易本源,於此特別用較大篇幅去談談人性。
人類天生有種本性,你曾經有,我亦曾經有,或許身邊人仍然擁有的,叫作「二元對立思考」。「二元對立思考」就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凡事就如硬幣只有「公」、「字」兩面,而且「公」、「字」永遠不會同時出現,現實例子如,幾年前美國總統布殊向世界宣告:「要麼是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要麼就是美國的敵人。」,香港小學所教授的「是非題」,也是二元對立的例證,電視劇亦很喜歡上演忠奸分明,正派的對頭人一定是十惡不大赦的奸人,然而現實情況是否這樣?「唔出聲係代表啞?」。運用基本分析而成就大業的有長駐富豪榜三甲位置的股神畢菲特,運用「二元對立思考」的一眾知道基本分析是致富成功方法,於是便對時常相提並論的技術分析產生反感,認為技術分析是基本分析的對立面,是硬幣的另一面,既然基本分析是成功,那技術分析必然是失敗之舉,將技術分析標籤為旁門左道、投資界的騙術,很多時候還未對技術分析有充分理解,就加入「反對」行列了。
現實世界
現實世界是多元立體的,除了黑白還有灰色跟彩色,在支持與反對間還有中性、無立場的存在,關係不一定只是敵友壁壘分明還可以是中立,生意不一定要你死我活還可以聯手雙贏,對於採用「二元對立思考」的一群,我們可以這樣問問他們:
「吃飯可以令人飽肚嗎?」
緊接再問
「那麼吃意粉可以令人飽肚嗎?」
「又那麼吃薯菜可以令人飽肚嗎?」
即使是採用「二元對立思考」的一群,我覺他們仍會認為吃飯、意粉以及吃薯菜都可以讓人一嚐果腹滿足,大家都理解到吃飽是結果,要達到結果可以用不同方法促成,同樣道理,投資獲利是結果,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只是其中可以選擇的方法,總括而言,運用基本分析抑或技術分析甚至同時使用其實都可以成功。
多元思索考更進一步
如果大家都明白世事是多元立體的,也許人間將會減少紛爭,然而人類思維的局限,卻促使對立形成,幾千年文明間,誰也不能改變,這正正是「人類天性」。
現正在處新舊交接的時代,適應期間,我覺得爭論在所難免,唯寄望時間能將新理論在這個資訊高增長的年代融入傳統裡。
我的看法是聯合兩者分析,最能反映總體人類對股價的各種期望。
特別一提,美國的William O’ Neil 正是技本(技術 + 基本)分析專家。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