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7.投資書店好介紹:旺角樂文與灣仔新華書城

投資書店好介紹:旺角樂文與灣仔新華書城
朋友C是個股票初哥,他說「未投資,先求知」,希望「掃書」的他問我有沒有書店推荐,從價錢、書種的考慮,我會推荐旺角樂文以及灣仔新華書城。

旺角樂文
投資書籍上,旺角樂文出名齊全,寰宇出版社投資系列全數二百多本都一一放在入門當眼處,還有些其他大型連鎖書店沒有上架的台灣繁體投資書籍都是令人有所驚喜,全年八折,非常合適希望「掃書」的朋友C,地點在旺角地鐵站E出口Bodyshop對面上兩層,往返方便到極,但若果希望享受閱讀樂趣的話就有點難度,因為樂文人流暢旺,看不夠二分鐘就要讓讓路,未能過書盯癮,而以購買者的角度,樂文夠整、夠平、地點更方便得可以再安排下場節目,所以仍然是五星級推荐。

灣仔新華書城
名叫灣仔新華書城,實際在銅鑼灣、灣仔的中間位置,鵝頸橋附近的轉角位置,無論是在灣仔抑或銅鑼灣的地鐵站出口都無法直接到達,位置確是偏遠,第一次去的時候因為實在太偏僻而無功而返,但我認為是值得一到的。新華書城勝在夠大、書種、出版社都夠多,在同樣是簡體書專門店的尚書房沒有的,新華書城都有,選書的質素良好,而且價錢更平宜,尚書房多數將原價標高三成,而新華書城則是依書背的標價發售,另一優點是有閱讀空間,新華書城地方大,職員亦不大會打擾,希望看清楚才購買的話,新華書城是上佳選擇。

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4-小心重覆訊號

小心重覆訊號
系統交易研究初段,每每都是一些非買即賣的交易系統,買入訊號出現後只消等待賣出訊號離市甚至反手即可,就好像均線交叉系統,只有買入賣出,當中沒有涉及更複雜的問題,後來研究有所進步,加入止蝕/止賺的設置時,要注意的事項就要更多,例如當原先為買入狀況,進展至抵達目標價止賺出場,到現在又出現合乎買入條例的情況,應該怎樣做?若原意正是連續買入當然沒所謂,但若果原意是好淡皆做,希望兩個方向間隔地交易的話,這情況便成為重覆訊號。有一次我研究RSI超買/超賣區入市法,沒發覺重覆訊號的我滿心歡喜見證平滑的資金曲線正持續攀升,但打開個別股票走勢圖一看便知不妙了,買入之後再買入,股價不斷跌、反彈、跌、反彈,在賣出訊號出現之前竟買入了四次之多,有些更差的股票,多次「越跌越買」,賣出之時亦是資金大縮之時,這情況有違原意,本來希望「買入訊號」、「賣出訊號」交替行事,但因為考慮不周的我沒有為測試編碼作相應改動而導致出現重覆交易。兩晚的研究功夫換作發現重覆訊號問題,令我日後每次做測試時都多加留意。

2007年7月28日星期六

更高利潤的RSI應用法──港股測試
























傳統技術分析認為RSI有測頂估底的能力,所以主流的RSI使用方法都集中在超買/超賣區附近採用「撈底沽頂」,當RSI跌破超賣區30後再重返指數30之上,預期後市有可能成功造底後轉向,這時則買入,而當RSI超越70後再重新跌破70,詮釋為有機會見頂後轉向則賣出,本文將由傳統RSI入市法應用於港股的情況說起,繼而展示多組廣為大眾採用的參數設定表現,以及能產生更高利潤的改良方法。


買賣條件
買入條件:當14天RSI指數由30之下穿升30一下個交易日以開市價買入;賣出方面有兩種觸發情況,首先是當14天RSI指數由70之上跌破70,翌日開市價賣出離場,另一種是百分比止蝕,當買入後股價跌破買入價的20%時就會觸發賣出止蝕盤離場,這裡稱之為「14天RSI重返70/30區間交易法」。

測試數據: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詳見附註名單*。

測試時期:1995-1-1至2007-7-17

資金管理:模擬資金1000000,每注以總資金4%入市,佣金及相關費用以每次成交額的0.25%計算。


初步測試結果

以RSI (14)70/30設定,其效果可說是強差人意,523次交易,十二年半時間只能賺取28.46%的利潤,相比「買入持有」的532.2%簡直是天淵之別,再留意其最大資金回撤比率竟有56.13%之多,結合其不足3%的平均年度回報分析,不能說明這廣為流傳的RSI應用方法有甚麼優勢可言,若要從中找好處,其約58%的得勝率是已算是比較令人安慰。



















進一步探討──更多的測試組合

我會疑問是否我的參數設定碰巧發生在交易方法的失敗周期,於是換上
RSI(9)70/30, RSI (21)70/30, RSI(14)80/20, RSI(9)80/20, RSI(21)80/20等等其他主流設定,用客觀運算找出答案。

再次測試結果
連同起首的RSI(14)70/30共有六個設定組合,結果列於下表中,

測試顯示,將14天改為9天,交易次數因而更為頻密,盈利由30.42%提升至56.43%,至於21天設定,雖然交易次數比14天為少,盈虧利卻有57.21%。 另一組參數改動,將超買、超賣水平由70/30改為80/20,結果顯示新改動都比之前為佳,三者均有超過70%盈利,而且交易次數亦大大減少,特別要留意RSI(21)80/20這一組,雖然它同時擁有六組中最優秀的盈利貢獻、資金防守能力,但由於它只得40次交易,測試取材數量只是勉強可以,其表現可信性不如其他,我們絕不可輕言它是「優秀」的交易設定。


測試至此,我確實對RSI 70/30 交易法有點失望,即使是當中的最佳設定,每年盈利也不到9%,不禁自問:「究竟RSI有用嗎?」


再進一步探討──逆向使用RSI
年度化不到9%,這方法真令人失望,但方法不濟,亦代表RSI亦不濟嗎?我想未必然,我認為RSI等技術指標只是工具,如同一套廚房用具,煮出來的食品是否美味,最重要還是使用者的技巧,優秀的廚師能善用工具、材料,發揮它們獨有的優點,煮出色香味美的佳餚,在買賣裡如何運用技術分析工具,使其優點展露、配合市況,這就是對交易者的考驗。

也許「換個角度,你就是贏家。」,既然「測頂估底」不算太成功,那麼就採用逆向思考,來個「順勢而為」,把交易方法反向操作。

新買賣條件
買入條件:當14天RSI指數由70之下穿升70一下個交易日以開市價買入;賣出方面有兩種觸發情況,首先是當14天RSI指數由30之上跌破30,翌日開市價賣出離場,另一種是百分比止蝕,當買入後股價跌破買入價的20%時就會觸發賣出止蝕盤離場,這方法給它命名為「14天RSI70/30突破順勢入市法」。



同樣以之前的六組的參數設定作測試,結果列於下表中:




測試顯示,「14天RSI70/30突破順勢入市法」盈利有761.82%,高於「買入持有」之餘更比起初的「14天RSI重返70/30區間交易法」的28.46%利潤高出25倍以上,效果十分顯注,最大資金回撤在30%之內,年均回報有兩成等等都算是美好一面,不足之處在於交易方法會在1999-2002連續錄得虧損,這無疑對希望付諸實行的投資者卻步,綜觀其餘五組設定均比之前一次測試為佳,可以斷言,這方法比起廣泛流傳的方法更具盈利能力。

當下次再有人向你建議依從傳統的RSI用法買賣時,不妨對他作出「逆向思考」的反建議。

【港股技術分析測試-3】



測試局限:1.只以恆生指數成份股未能被除牌或被剔出指數成份股外等相對表現較差的股票,與此同時近年能入選至今的恆生指數成份股均是近年大牛市的動力股,對測試有正回報偏好影響;2.佣金及相關費用只約算為每次成交額的0.25%,未能完全反映真實交易成本;3.利息收入、供股等等方面其影響並未計算在內;4.現實交易每手成交量有特別規定,以定額資金投資不可能完全適用於真實市場中。5.測試分散於39隻股票交易將產生穩定資金效果,現實交易基於種種原因未能作出有效分散,結果將可能與測試有莫大偏差。*附註名單: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0001.HK 長江實業0002.HK 中電控股0003.HK 香港中華煤氣0004.HK九龍倉集團0005.HK 匯豐控股0006.HK 香港電燈0008.HK 電訊盈科0011.HK 恒生銀行0012.HK 恒基地產0013.HK 和記黃埔0016.HK 新鴻基地產0017.HK新世界發展0019.HK 太古股份公司A 0023.HK東亞銀行 0066.HK地鐵公司0083.HK信和置業0101.HK 恒隆地產0144.HK 招商局國際0267.HK中信泰富0291.HK華潤創業0293.HK 國泰航空0330.HK 思捷環球0386.HK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388.HK 香港交易所0494.HK 利豐0551.HK裕元集團0762.HK中國聯通0883.HK中國海洋石油0906.HK 中國網通0939.HK 建設銀行0941.HK中國移動1038.HK長江基建集團1199.HK 中遠太平洋1398.HK 工商銀行2038.HK富士康國際2318.HK中國平安2388.HK 中銀香港2628.HK 中國人壽3988.HK 中國銀行

6.財經網誌--TVB財經透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Owj82EiRE

有冇機會因為「Alpha研究所」呢個Blog令我有朝一日都會上電視呢?哈哈~

2007年7月27日星期五

3-選取測試數據要夠代表性

選取測試數據要夠代表性
經驗告訴我,有時候測試上近乎完美的交易方法到真正投入市場便敗北連連,也許是方法本身的不濟,但後來的我發現更多時候是因為我採用不夠代表性的數據而令測試結果有偏頗表現,那麼怎樣才算是夠代表性?我覺得有三點值得注意:

1.數據要包含多種走勢


2.數據至少包含1500筆價量資料


3.訊號數量至少產生40個


能達到以上三點,雖然說不上是百分百的全面,但已經稱得上具備代表性。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2007自動交易錦標賽筆記-3

對手策略分析
以「利潤最大化」作為勝出條件的前提下,對手可以有相應的策略:

拋出只合用於個別市況的Expert Advisor,然後等待幸運降臨……

比賽只有三個月,沒有限定圖表時期,交易次數亦沒有限制,其實很難有效測試參賽系統長期而真實的水平,那麼說即使只做一單交易亦有可能勝出,回看2006年EUR日線圖表,果真有如此機會,以本金30%買入,100pips止蝕,trailingstop止賺已可賺135%,已足夠成為季軍,但此舉無疑放手一搏,我不會採用,我要我參賽的Expert Advisor是靠實幹而非幸運成份的。

兩個方案
「實幹而非幸運成份」再精確一點就是實現「穩定盈利」以及「盈利極大化」,現階段有兩種方案:
方案1.以「三元法」令資金有優勢互補從而實踐「穩定盈利」,再配合「最佳」資金策略,實現「盈利極大化」;
方案2.以「高勝算趨勢捕捉法」令資金能盡量把握每個走勢幅度從而令資金「盈利極大化」,缺點會在某些市況難以獲利;

比較方案1、2,方案1是叫人放心,但未能足夠取得冠軍,方案2,冠軍可有望,但同時失敗的機會亦較大,現階段還是將統計數據處理好才作定斷。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2-買賣防守力

買賣防守力
學武術博擊,除了懂得進攻外,防禦更顯得重要,打贏了卻會重傷身殘,贏了世界又如何?投資上,交易者們帶著資金衝鋒陷陣,道理一樣,防禦更顯得重要。條件交易上的防禦能力可見於「每次交易風險控制」、「連續虧損次數」以及「最大資金回撤」:

「每次交易風險控制」是指每次個別投資所容許的損失,例如用10元買入4000股857,止蝕設於8元,那麼這次交易風險就是(10-8) * 4000即8000元。「每次交易風險控制」設定須視情況而定,如投資者的風險回報期望、交易方法以及投資分散程度都可以影響合理的每次交易風險值,一般情況將最大容許虧損控制在總資金的2%或之內就是合理水平。

「連續虧損次數」是指在不斷進行買賣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連續損失情況。交易的最大敵人不是市場、不是大戶而是「人性」,要是連續虧損100次,繼續保持交易的信心相信早已磨滅,換作是凡夫俗子的自己虧損還未夠20次便已經會放棄,「連續虧損次數」當然越少越好,越少將會對交易信心越有幫助,這是非常重要而經常被忽略的實際應用要素。

「最大資金回撤」Maximum Drawdown) 是指總體資金所面對的最壞情況,有回報自然有風險法,再好的交易方法都會遇到失敗的情況,重點是失敗的時候,虧損不可以太糟糕,否則未曾等到黎明便身死於黑暗,以百分比計,一般控制在20%內,而個人偏好在10%內。之前所提及的「每次交易風險控制」、「連續虧損次數」都會影響到「最大資金回撤」。

以往我曾經歷沉迷研究「交易方法」的階段,但總是覺得無法突破極限,防守能力與期望回報總是無法取得理想的平衡,現在我的心得是除了做好交易方法(Trading Rules)外、資金管理(Money Management)以及「策略性相關性系管理」(Strategic Correlations Management)都是各位交易系統研究者值得注意的地方。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1.「固定百分比份額」比「定額投資」更合理

究竟10000元潛在虧損是否高風險?這問題是不有肯定答案,原因是最關鍵的原始本金還有提及,在一百萬的投資,一萬元就只是百分一,但對五萬資本來講就是20%,換個角度,當本金五十萬累增至二百萬時,每次均用五萬元作定額投資抑或隨資金增長而調高入市金融更否合理?交易測試經常有「定額投資」或「固定百分比份額」資金配置選擇,我認為採用「固定百分比份額」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曾淵滄2天19天移動平均線組合──港股測試



早前已在《著名交易系統介紹》裡簡述了曾淵滄教授的2天19天移動平均線組合,簡單提出如何在交易軟件Metastock中編碼,並粗略運算出於恆生指數期貨的表現,這一次,再借用曾教授的參數設定,將測試範圍擴大至香港股票,看看我們能否更加穩操勝券。


買賣條件
買入條件非常簡單,就是當2天短期移動平均線(EMA,Close)上穿19天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黃金交叉後,一下個交易日以開市價買入;賣出方面有兩種觸發情況,首先是當2天短期移動平均線下破19天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死亡交叉,翌日開市價賣出離場,另一種是百分比止蝕,當買入後股價跌破買入價的20%時就會觸發賣出止蝕盤。

測試數據: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詳見附註名單*。

測試時期:1995-1-1至2007-7-17資金管理:模擬資金1000000,每注以總資金4%入市,佣金及相關費用以每次成交額的0.25%計算。



測試結果

從測試結果得知,2天19天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賣方法效果只有205%盈利,而buy-and-hold(買入持有)則可得532%回報,相比下利潤明顯有差距,論資金穩定性方面,「平均線交叉」有其約34%最大資金回撤數值比「買入持有」的60%比較佔優。約十二年半的時間裡有4058筆交易,平均每年324次,每個月有27次,意味著差不多每個交易日平均都有買賣,值得注意是平均每筆交易只有890元利潤,換句話說,只要交易成本變化稍有些微差異都會大大影響整體盈利,從年度化角度,十二年半時間有六年是正回報,1999年特別錄得84%盈利,單一年度便佔203%最終盈利的四成。


結果觀感

以2天19天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入方法經過測試之後顯示出方法於盈利上只及「買入持有」的四成左右而且交易次數過於頻繁,盈利分佈亦不夠平均,難以投入真實市場上持續執行。

進一步探討──換為周線圖,效果大改善。
2天19天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入方法主要弊端在交易次數過於繁多,若果能大幅減少交易次數將對資金表現有良好改善,減少交易次數可從多方面著手,如改動參數、加入過濾條例以及減輕同期交易股票數目,為保留參數設定神髓,甚麼也不改,只是將原來以「天」為時間單位改為「周」,亦即是以周線圖,運用2-19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入方法作新改良方法。



新測試明顯勝於舊法,而且盈利比「買入持有」多約770000元盈利,最大資金回撤比率沒太大變化,但年度化的盈利表現則更平均,仍見連續三年負回報之患,之前的交易過多問題得到充分解決,由之前的4058筆縮減到776宗,平均每筆交易利潤亦由原本的890元,增加至8376元。




結語
曾淵滄教授的2天19天移動平均線組合放在港股上起初發覺比較失色,但只要將交易時期稍為轉變成以「周」計算,曾教授的參數組合又一再大放異彩。【港股技術分析測試-2】







伸延文章:
1. 萬分感激,多謝支持!

2. 著名交易系統介紹1──曾淵滄的2天19天均線交叉系統

3. 黃金交叉迷你談

4. 交叉出黃金

5. 萬分感激,多謝支持!

5. 曾 淵 滄 專 欄 : 移 動 平 均 數 大 牛 市 最 好 用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71206&sec_id=15307&subsec_id=15326&art_id=10499899&cat_id=75&coln_id=121


測試局限:1.只以恆生指數成份股未能被除牌或被剔出指數成份股外等相對表現較差的股票,與此同時近年能入選至今的恆生指數成份股均是近年大牛市的動力股,對測試有正回報偏好影響;2.佣金及相關費用只約算為每次成交額的0.25%,未能完全反映真實交易成本;3.利息收入、供股等等方面其影響並未計算在內;4.現實交易每手成交量有特別規定,以定額資金投資不可能完全適用於真實市場中。5.測試分散於39隻股票交易將產生穩定資金效果,現實交易基於種種原因未能作出有效分散,結果將可能與測試有莫大偏差。

*附註名單: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
0001.HK 長江實業0002.HK 中電控股0003.HK 香港中華煤氣0004.HK九龍倉集團
0005.HK 匯豐控股0006.HK 香港電燈0008.HK 電訊盈科0011.HK 恒生銀行
0012.HK 恒基地產0013.HK 和記黃埔0016.HK 新鴻基地產0017.HK新世界發展
0019.HK 太古股份公司A 0023.HK東亞銀行 0066.HK地鐵公司0083.HK信和置業
0101.HK 恒隆地產0144.HK 招商局國際0267.HK中信泰富0291.HK華潤創業
0293.HK 國泰航空0330.HK 思捷環球0386.HK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388.HK 香港交易所
0494.HK 利豐0551.HK裕元集團0762.HK中國聯通0883.HK中國海洋石油
0906.HK 中國網通0939.HK 建設銀行0941.HK中國移動1038.HK長江基建集團
1199.HK 中遠太平洋1398.HK 工商銀行2038.HK富士康國際2318.HK中國平安2388.HK 中銀香港2628.HK 中國人壽3988.HK 中國銀行

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交叉出黃金









前言

市場上流行說法:「當出現黃金交叉時買入,死亡交叉時賣出。」,究竟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又能否為投資者帶來更佳回報?本文將探討移動平均線交叉應用於港股的表現,測試包括主流採用的10天20天組合、20天50天組合,以及較少人提及的三均線20天50天200天組合,除此之外亦包含資金配置方面的初步探討,內文將有「定額投資」與「百分比份額」資金配置的比較,希望能比一般同類條件交易文章帶來更具質素的見解。

今次所長運用港股作驗證,希望能用客觀方法檢視傳統智慧,測試數據方面採用1995年至2007年7月約十二年半的資料,當中股市曾經歷大升暴跌、牛熊循環,測試數據比較能反映股市整體狀況。

買賣條件
買入條件非常簡單,就是當10天短期移動平均線(EMA,Close)上穿20天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黃金交叉後,一下個交易日以開市價買入;賣出方面有兩種觸發情況,首先是當10天短期移動平均線下破20天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死亡交叉,翌日開市價賣出離場,另一種是百分比止蝕,當買入後股價跌破買入價的20%時就會觸發賣出止蝕盤。

測試數據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詳見附註名單*。

測試時期1995-1-1至2007-7-17

















初步測試結果

模擬資金1000000,每注以25000入市,佣金及相關費用以每次成交額的0.25%計算,從測試結果得知,10天20天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賣方法效果略勝於buy-and-hold(買入持有)。「買入持有」可得532%回報,而「平均線交叉」則有567%回報,而論資金穩定性方面,「平均線交叉」仍以其約40%最大資金回撤數值比「買入持有」的60%比較佔優。勝率只有約34%,不足四成的成功率仍能獲利,可以歸功於總體盈利比虧損的多,約十二年半的時間裡有1044筆交易,平均每年為83次,比「買入持有」多出961次。

以10天20天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買入方法經過測試之後顯示出方法不單於盈利上比「買入持有」更佳而且在資金防守力上亦比「買入持有」優勝。

進一步探討──資金分配方法
雖然以上10天20移動平均線交叉買賣法能夠超越「買入持有」指標,但剛才的測試於資金配置上有不合理的地方,剛剛的測試不論總資本的多寡都以定額25000元作買入單位,但若果本金已由原來的一百萬增值至二百萬、三百萬,仍舊以定額25000元作買入單位又是否合理?有沒有方法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資金使其可以在資本增加時增加買入金額,在資本減少時減低買入金額?簡單直接的資金分配方法便是以固定百分比份額入市。用更合理的資金分配方式再做一次測試,以4%固定百分比份額作每注本金:
測試結果顯示盈利比之前減少至414%,勝率亦只有約35%,交易筆數暴升至1729宗,但在最大資金回撤比率上取得更佳的28%,暫時不能論定那種資金分配方式比較優秀,只能從結果得知,「固定百分比份額」比較有防守力。


再進一步探討──20天50天移動平均線參數組合













以上測試均以10天20天作參數組合,而當中對一般投資者的潛在缺點是交易次數過多,十二年半達1044筆交易,平均每個月交易近7次,本人覺得若沒有如機構投資者一樣的交易成本優勢,還是減少交易頻率為上,這次將參數組合改為另一流行的20天50天參數組合,其測試結果更具應用性。測試仍以兩種資金配置方式運作,分別用定額25000元作買入單位以及固定總資金4%份額。
固定總資金百分比份額方式效果更佳
以定額資金入市,其盈利只得221%,勝率微增至37%,最大資金回撤率更達52%,整體效果可說是改了更差,但另一方面,以固定總資金百分比份額方式,其盈利增加至651%,最大資金回撤率縮減至30%,成功率升至接近40%,成交次數減少至730筆,這次改動不單能提升盈利更能改善資金防守力而且更合乎減少交易頻率的方向。

更進一步探討──三均線20天50天200天組合












也許加入第三條移動平均線會更能觸動閣下的心情,普遍而言,雙均線交易方法的測試屬於基礎程度,從網上、圖書館等地地找到也沒有難度,然而這段落將提出的港股三均線買賣測試,在我的認知中是比較少見的。這次,買入條件有些改動,將增加考慮200天移動平均線的情況,只有黃金交叉發生於20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而200天移動平均線亦持續上升,方會觸發買入訊號,至於賣出條件則維持不變。本次測試只採用固定總資金4%份額資金配置:


















結果顯示盈利能力略遜一籌,只有311%回報,勝率微升到41%,成交筆數大幅降為414宗,於最大資金回撤百分比表現良好,只有18%,是眾多測試中最好的。

結語

「出現黃金交叉時買入,死亡交叉現身時賣出。」



經過連翻測試,這市場智慧果然能通過多年的考驗,並顯示具有一定的獲利能力,然而當中的參數組合、資金配置方式以及雙均線、三均線交易條件選擇亦會影響最終回報,作為投資者需衡量個人的期望回報,風險承受界限而作出恰當選擇,就個人而言,我喜好資金穩定上升多於大幅度擺動,從測試所見的「買入持有」方法雖然免卻管理時間以及大部交易費用支出,但其資金回撤比率高達60%,相信個人無法接受達六成的本金虧損而終會導致半途而廢。至於那個方式呈現資金穩定上升?文末的三均線20天50天200天組合就是本文裡的最佳選擇。 【港股技術分析測試-1】

測試局限:1.只以恆生指數成份股未能被除牌或被剔出指數成份股外等相對表現較差的股票,與此同時近年能入選至今的恆生指數成份股均是近年大牛市的動力股,對測試有正回報偏好影響;2.佣金及相關費用只約算為每次成交額的0.25%,未能完全反映真實交易成本;3.利息收入、供股等等方面其影響並未計算在內;4.現實交易每手成交量有特別規定,以定額資金投資不可能完全適用於真實市場中。5.測試分散於39隻股票交易將產生穩定資金效果,現實交易基於種種原因未能作出有效分散,結果將可能與測試有莫大偏差。

*附註名單:恆生指數成份股,共39隻。
0001.HK 長江實業0002.HK 中電控股0003.HK 香港中華煤氣0004.HK九龍倉集團
0005.HK 匯豐控股0006.HK 香港電燈0008.HK 電訊盈科0011.HK 恒生銀行
0012.HK 恒基地產0013.HK 和記黃埔0016.HK 新鴻基地產0017.HK新世界發展
0019.HK 太古股份公司A 0023.HK東亞銀行 0066.HK地鐵公司0083.HK信和置業
0101.HK 恒隆地產0144.HK 招商局國際0267.HK中信泰富0291.HK華潤創業
0293.HK 國泰航空0330.HK 思捷環球0386.HK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388.HK 香港交易所
0494.HK 利豐0551.HK裕元集團0762.HK中國聯通0883.HK中國海洋石油
0906.HK 中國網通0939.HK 建設銀行0941.HK中國移動1038.HK長江基建集團
1199.HK 中遠太平洋1398.HK 工商銀行2038.HK富士康國際2318.HK中國平安2388.HK 中銀香港2628.HK 中國人壽3988.HK 中國銀行














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2007自動交易錦標賽筆記-2














有時候即使是有效交易方法放在錯誤的時期使用,由於點差以及利息成本過大,結都只是虧本收場。賽制規定只能以一個圖表作買賣,要於自動交易錦標賽獲勝其中一個考慮點就是時期選擇timeframe selection。參考去年統計,最多人選擇是正路的1Hour圖,而其次竟是1min圖,我個人經驗所得,炒1min圖可說是必輸無疑,仍然有人這樣做也許是那些參賽曾經在MetaTrader4作測試而得出理想成績所下的決定吧,但以一般預設的MetaTrader4的modeling quality來測試1min圖,其測驗試結果將與真實交易相差好遠,而比賽裡那些1min圖選手很快就潛水去(underwater)。

個人偏好4Hour圖多於1Hour圖,原因在點差以及利息成本對盈利比例更為合理,但要贏得比賽就不能只以常理去思考,若果能做到穩定表現,以1Hour圖參賽其實在「利潤最大化」作為勝出條件的前提下方是最佳選擇。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2007自動交易錦標賽筆記-1














記得去年在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間方知道自動交易界有如此盛事,錯失難能可貴的機會,今年機會再現,希望能試試自己的功力。知己知彼,看看去年比賽頭三名的成績,他們的資金曲線不算太順滑,反而有一位做到異常穩定盈利的參加者只能屈居第八名,從資金曲線來看,冠軍的系統未必是最好,三個月的比賽時間,頭三名的成績分別是+250%,+160%以及+110%,那位我比較認同的第八名只有+60%,事實使然,若希望能佔三甲一席位,翻倍是必須的,表現穩定的系統對於注碼偏大而且有特定市場走勢偏好的系統將會處於劣勢,盈利最大化的考驗則可能在於比賽前,判斷比賽期間最有可能發生的市況然後選擇最合適的交易方法。





Automated Trading Championship 2007, 2007自動交易錦標賽, 2007自动交易锦标赛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5.難得的坦誠

TimeTea閒話5──難得的坦誠

Alan Pau
早年有一陣子我都會每期追看《快周刊》,別由無他,只為一睹Alan Pau的發達倉,記得它是一時風尚,曾幾何時連《快周刊》的廣告都標榜它有一個翻上14倍成一千四百多萬的「發達倉」,然而,隨著證監會規定持牌人士必須公開身份及就建議須表明持貨與否,「發達倉」同時間消聲匿跡,《快周刊》沒有交待,經過幾期,仍然音訊全無,而我亦不再是快周刊的長期讀者。

傅允軒
機緣下剛又翻開今期的《快周刊》,發現「發達倉」重現眼前,不過已是人面全非,主理人已換成是香港創富研究的傅允軒,投資成績不俗,3月開倉至今7月中已經有34%的進帳。我從周刊他的個人簡介裡找到以下網址http://www.2800.com.hk/,網內最大發現是他的期指買賣盈虧表,看看其交易成績,不是那些常見每次均賺的「必勝倉」而是會有輸有贏,我精神為之一振,作為公眾知名的財經從業員而會公開交易成績,而就我所理解其盈利成績是反映真實,令人覺得傅君是以行動表示他是「實力派」而非「口水派」,贏輸是尋常,但尋常中卻展現出一份誠信。



香港創富研究中的期指買賣記錄:


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我的交易系統研發經驗(2)

第二階段:技術分析實際運用

自以為「學滿師」後投入市場,停止了昔日的學習行動,換上運用之前所學的技術分析入市,入市後又不斷分析,考慮是否需要離場,那時候分析得非常頻密,幾乎每一日的股價變化,我都會分析一次,而且是施展所有技術,從陰陽燭、形態分析、流行技術指標都一一使用,結果是時成時敗,最折騰心靈的是當不同技術分析有著矛盾預測,例如相信RSI指標進入超賣區,可以買入,但偏偏同時遇上是形態分析的長方形突破,後市將暴跌,事實證明形態分析成功,但偏信指標而買入的我卻要止蝕收場,造成進退失據、自作困惑的局面。在面對困惑,使我得要尋解決方法,這次跟之前不同,之前是為了成為股票交易者,重點在「交易」,所以之前一直學習「交易」方法,這次是為了解決心靈困擾,重點在「心理」,我的學習曲線又再攀升,雖然找不到處理「技術分析矛盾」的方法,卻從學習過程中感悟到成功交易者的共通方法──「條件化交易」。


後語:由之前一直從教材中學習到曾經以為是金科玉律的技術分析,終於在真實市場裡備受考驗,預測並沒有如預期般準繩,亦發生了不同技術分析派別的矛盾預測令自己非常困惑。切身體驗「市場實戰經驗無可替代論」,紙上談兵之後是面對現實,當初以為「學滿師」的我方知仍未夠水準,而起初自以為能夠「預測走勢」的信念亦不知不覺間埋藏起來。關於「交易心理」的資料,大致分成兩種,一種是分析大眾對股價變動時的心理描述,旨在解釋股價變化以及人群心理的互動情況,另一種是從個別交易者的角度出發,探討交易者日常所面對的心理情況。兩者比較,前者如同經濟學《展望理論》的延伸,有比較多的資料可以選擇,但同時學術意味較濃厚,好些作者都是大學教授,我會對他們的實際交易經驗有所懷疑;而後者資料數量比較少,卻接近我想找的「交易心理問題處理」的範疇,內容是討論實際交易所面對的問題反應,如一直堅信的交易方法接二連三地失敗,將之前的盈利通通蝕清,我們應如何是處。往後的個人體會是自己的學習模式的局限,一直慣於書本文字理論上的鑽研而忽略實際操作訓練的重要性,若果可以先以最少限額做交易練習,用少量金錢換取實戰經驗,也許以後交易之路會好走得多,這是我的心得,日後我的兒女長大,我亦會向他們如此建議。

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我的交易系統研發經驗(1)

興之所至,特把我這些年來尋找我夢寐以求的交易系統的心路歷程作個總結:


第一階段:學習基本技術分析方法

慶幸一開始便先自認「低能無知」,覺得每個行業都有特定而外人難以快速掌握的技能,所以當初還是老老實實學習一眾技術分析,如陰陽燭、形態分析、流行技術指標等。那時候每學一種技巧便覺得它是金科玉律。內心最強烈的願望是:「我可以預測走勢!」

後語:起初確實是比較謙虛樸實地學習,但逐漸書看多了,發覺內容開始重覆,新鮮感欠奉,學習曲線停滯不前,而當在嘗試尋找更進階的技巧卻失敗,再次面對已熟識卻不斷重覆的內容時,自己便覺得「學滿師」,而當時的情況也足以令人自滿,為了學習技術分析,我無數次走到大小書店,由起初完不認識只能看些皮毛的「薄書」到越看越「厚」,漸漸發覺內容重覆開始叫人乏味但仍然悉心細閱,再到後來發現書店貨架上的技術分析相關書籍我都讀過了,情況有如此漸進式的變化,令當時的我判斷自己已經足夠,以為已夠實力投入市場打拼了。順道一提,在我學習技術分析的一段時間,互聯網的內容並沒有如今天的豐富和高水準,我的學習途徑主要是書籍以及專業刊物,香港大會堂參考圖書館以及銅鑼灣的中央圖書館是我個人推荐的好地方。為甚麼我會跟交易扯上?原因已無法考究,也許是社會風氣,也許是家庭影響,但我知道我當時心底裡那不會告訴他人的念頭:「我要翻上百倍,等著瞧吧!」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舊聞一則】Interactive Brokers比賽招職

Interactive Brokers Runs Annual Olympiad Trading Program to Recruit Technologists for Electronic Trading

Interactive Brokers Conducted its second annual Olympiad Trading Program to find technology savvy college students who can create a computerized trading program.

(full article)
http://www.advancedtrading.com/algorithms/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198500137

EMA順勢系統(簡報版)












1.測試市場:美國股市

2.系統概念:EMA20-60移動平均線交叉順勢單向作法

3.交易條件:是次系統只作單向買入,不作沽空。當20天移動平均線由下升穿60天移動平均線則買入,當60天移動平均線由上跌破20天移動平均線則沽貨離場,以入市價虧損8%作止蝕

4.測試詳情:

a)資金配置:每次從資金分出10%作交易起始資金$100000,每次交易,不論買入或沽貨均扣減$20,作為佣金及滑價。

b)測試數據:Active Trader Standard Stock Portfolio,即以下17隻美國股票Apple Computer(AAPL), Boeing(BA),Citibank(C), Caterpillar(CAT), Cisco(CSCO), Disney(DIS),General Motors(GM), Hewlett Packard(HPQ),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 Intel(TNTC), International Paper(IP), J.P. Morgan Chase(JPM), Coke(KO), Microsoft(MSFT), Starbrucks(SBUX), AT&T(T), Wal-Mart(WMT)

c)測試時期:2002/7-2007/7

d)測試相關列表:

2007年7月8日星期日

4.從100萬到1萬

從100萬到1萬
最近的「一擲千金」絕對能勾起大家的集體回憶,千禧年代一個銀行主任由本來的四十萬元投資一直加碼至近百萬,最後「8號仔」化身成「鐵達尼」,股價由20多元一直沉沒至0.8,埋單點算,百萬投資謹剩萬餘,銀行主任Lilian Lau的真誠培白,觸動了萬千經歷股劫的香港市民。

從慘痛的經歷中,我們又能夠學到甚麼?所長覺得可以總結成:

「投資要分散,不可加死碼。」

簡單講,對單一股票的投資只能小注,即使全蝕亦要無礙總投資的增值能力,孤注一擲,可以一擲身死;另外不可以越蝕越加碼,意圖減低平均入市價換取攤平虧損等同將身家生命押在「俄羅斯輪盤」,沒錯是有機會能反敗為勝,但代價是有機會賠上性命。老手見他人賺小利就走蝕大本而不肯處理稱為「贏粒糖、輸間廠」,而所長本人覺得「加死碼」這行為實際是「贏粒糖、輸條命」。

3.LV與AH股

LV與AH股

還記得約早幾年女士們一到歐洲,LV定必屬「戰利品」,無他,貨物一樣,但價錢比香港平,又是由歐洲當地購入,從錢銀、心靈滿足都比在香港優勝,腦筋精靈的商人把握這個機會,組織「水貨兵團」大賺一筆,起初品嚐「頭啖湯」的大致獲利,直至近年「水貨兵團」利潤大減,有些「兵團成員」更需以私人信用咭先墊資回港後才向接頭人取回人工加成本,但不幸,接頭人「爆煲」,一眾「水貨兵團」出貨無門,人工白蝕,成為報導對象,這是近年的事。貨物一樣,但於地域有異而形成差價,進行「低買高賣」,商業叫作「貿易」,在金融領域上統稱為「套戥」,LV的「套戥」,總算有以年計時間的黃金歲月,但是在金融範疇,「套戥」通常只在一瞬間,記得多個月前當有「散戶」向電視台的「財經分析員」請教如何在AH股差價中獲利的時候,那位「分析員」十分「正路」地回應認為當時根本沒有機制做雙向對換買賣,叫「散戶」放棄。事隔多個月,近來的主題恰恰是炒作AH股差價。大陸股市連跌、香港H股狂升,現象明顯令炒作主題浮現於眼前,早在本年二月,當時還是財爺的唐唐已經為AH股合流作出準備。http://hk.news.yahoo.com/070202/74/213u0.html


重覆一句:在金融範疇,「套戥」通常只在一瞬間。


參考資料:相關新聞標題。

2007-3-4建AH股套利機制問題複雜
2007-3-8周文耀指人民幣自由兌換前難解決AH股差價
2007-3-9夏佳理質疑AH股套利機制成效
2007-3-12周 文 耀 ﹕AH 股 套 戥 機 制 取 決 於 內 地 政 策 而 非港 交 所
2007-3-1唐 英 年 ﹕ 解 決 AH 股 股 價 不 同   須 內 地 配 合
2007-6-29恒生AH 指數系列將於今年七月九日開始作實時發布

【舊聞一則】對沖基金斥逾2億元夥學院成立計量金融學院 2007年6月
http://fif2.e-finet.net/cgi-bin/scb/news/c_newstory.cgi?filecode=304503

2007年7月7日星期六

著名交易系統介紹4-隨機指數KD線交叉系統












就個人情感而言,所長對Stochastic Oscillator有獨特的情意結,事源本人的第一個「交易系統」就是運用隨機指數製成,而綜觀技術交易歷史,縱使隨機指數已面世了第五個拾年,它卻仍然盤據技術分析領域而歷久不衰,提倡者George C. Lane確實功不可沒。

George C. Lane
George C. Lane博士擁有多重身份,他是集證券商、交易員、技術分析師、研究員、顧問、講者等等於一身的經典人物,於2004年去世,世評他以研究創新、精通波浪理論見稱,而對交易界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將Stochastic Oscillator普及化。

隨機指數
隨機指數,Stochastic Oscillator(港稱STC、中稱KDJ、台稱KD),由%K線以及%D線組成,指標數值介乎0至100之間,反映當時價格於特定時期內的區間位置。隨機指數普遍分為「快版」和「慢版」兩種,「快版」對價格比較敏感,波動較多,而「慢版」則將「快版」的%K線先作平均平滑,然後再作%D線計算,%K%D的參數設定方面未見有統一標準,使用不同的圖表程式,各有不同的預設參數,為實際應用起見,提供一組參考數值:「快版」(5,3)、「慢版」(18,9)。隨機指數的用法有很多:「超買/超賣區」、「指標背馳」以至George C. Lane博士提出的「結合波浪理論使用」方式都是隨機指數常用方法,本文將特別專注介紹「KD線交叉系統」。

隨機指數KD線交叉系統
系統信念是當%K線由下向上升穿%D線就詮釋為波段剛見底回升,把握趨勢剛萌芽的時機入市,務求於趨勢剛呈衰弱初期離市,同樣,當%K線由上跌破%D線就詮釋為波段剛見頂回落,將平好倉做淡。









隨機指數KD線交叉系統(慢版),其Metastock的編碼如下:
Buy Order
Cross(Ref(Stoch(18 ,9) ,-1),Ref(Mov( Stoch(18,9), 9, S ),-1))
Sell Order
Cross(Ref(Mov( Stoch(18,9), 9, S ),-1),Ref(Stoch(18 ,9) ,-1))
Sell Short Order
Cross(Ref(Mov( Stoch(18,9), 9, S ),-1),Ref(Stoch(18 ,9) ,-1))
Buy to CoverOrder
Cross(Ref(Stoch(18 ,9) ,-1),Ref(Mov( Stoch(18,9), 9, S ),-1))

2007年7月2日星期一

著名交易系統介紹3-MACD牛熊確認均線交叉系統














Gerald Appel
在香港提到Gerald Appel沒太多人認識,他不如WellesWilder般高名氣,其著作在所長的印象中也沒有被翻譯成中文,只有2005年出版的Technica Analysis-Power Tools for Active Investors會出現在Pageone之類的大型連鎖店貨架上,然而事實上他是一個私人基金經理、交易顧問、講者,擁有超過三十年市場經驗,著名指標MACD就是出自其手。由1971起,Gerald Appel已出版其第一本交易著作,至2006年,仍有著作發表,與其子一起管理的基金表現於1981至2005年間約有10.7%複合年回報。

MACD簡介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中文一般稱為「平滑異動移動平均線」,
公認由美國人Gerald Appel所發明。有鑑於傳統移動平均線系統於盤整市況出現過多訊號,Gerald Appel特意引入指標平滑計算方式將移動平均線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令交易訊號減少。MACD由主線(Main)及訊號線(Signal line)構成,主線是將稱為快線的12周期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以及稱為慢線的26周期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相減,得出的差額而成,通常以棒形顯示,訊號線方面,則是運用已得出的MACD主線數值再作9周期移動平均運算而成。 Gerald Appel認為MACD有判辨「牛熊好淡」市況的功能,MACD於零軸上代表「牛市向好」、處於零軸下表示「熊市向淡」,此外由於MACD是以特定的百分 率比例作設定,所以參數26129並不可以隨便變動。 

「MACD牛熊確認均線交叉系統」
以MACD作為交易條件的用法有很多,其中一種比之前兩篇所介紹的簡單移動平均線交叉、RSI超買/超賣方法有所區別,本人稱之為「MACD牛熊確認均線交叉系統」。與之前簡單移動平均線交叉方法相比,這方法除了同樣以「黃金交叉」、「死亡交叉」為觸發條件外,更運用MACD訊號線獨有特色──「牛熊分界」作為先決條件。方法信念是「順勢而為、不逆大勢」:只在牛市做好、熊市做淡、牛市中的向淡訊號只作迴避而不作逆勢操作,同樣,熊市中出現利好訊號亦只作先行離場而不作反手做好。























(暫定、圖或有誤)


「MACD牛熊確認均線交叉系統」,其Metastock的編碼如下:
Buy Order
Ref(Mov(MACD(),9,E),-1)>0AND
Ref(Mov(MACD(),9,E),-1)=Ref(MACD(),-2)
Sell Order
Ref(Mov(MACD(),9,E),-1)>0AND
Ref(Mov(MACD(),9,E),-1)>Ref(MACD(),-1)AND
Ref(Mov(MACD(),9,E),-2)<=Ref(MACD(),-2)

Sell Short Order
Ref(Mov(MACD(),9,E),-1)<0and>Ref(MACD(),-1)AND
Ref(Mov(MACD(),9,E),-2)<=Ref(MACD(),-2)

Buy to CoverOrder

Ref(Mov(MACD(),9,E),-1)<0and>=Ref(MACD(),-2)



2007年7月1日星期日

2. 2007自動交易錦標賽











2007 自動交易錦標賽 Automated Trading Championship 2007
為第二屆全球外匯程式交易模擬比賽,是一個全球不分地區的外匯模擬買賣比賽,參加者需將以MQL4設計的交易程式上載到主辨單位安排的伺服器上作為期三個月的無間斷自動交易,以最高盈利為優勝者,冠軍可獲高達40000美元獎勵,詳情可細閱以下網址:
http://championship.mql4.com/2007/











閒談
2006年冠軍Roman Zamozhniy運用MACD策略將資金翻上兩倍半,獲得40000美元獎金,成為個體程式交易界的仰慕對象,2007年,新的一屆比賽將於10月重開戰幔,現已接受報名,想一試身手嗎?Take action!

更多上屆得獎者資料可由以下網址獲得http://championship.mql4.com/2006/news/112
http://championship.mql4.com/2006/news/110

Like 此文章(需Login facebook)

facebook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隨意點擊

Login facebook 俾個 Like!

訂閱Alpha研究所

VHSI

alpha followers

熱 門 文 章

Labels

我 的 網 上 書 架

--!>
Enhanced with Snapshots

網誌清單

關 於 本 人

我的相片

國際技術分析師協會認可分析師(CFTe),立志成為技術分析一代宗師,著有人氣逾30萬、技術分析網誌──Alpha研究所(http://alpha-lab.blogspot.com/),認為沒有天才這回事,致力點滴耕耘「一萬小時成才法則」,相信「新手看價、老手看量、專業看時」,咀邊經常掛著一句: 「Market Timing」~

聯絡: tgwmailbox-contact@yahoo.com.hk

Beauty's Timing

搜 尋 此 網 誌

同 時 收 看